据光明网报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17日晚告知其高级助手,已经批准了针对伊朗的攻击计划,尽管目前尚未发布最终指令。17日晚,在白宫态势室内,特朗普在详细听取了关于中东局势、美军部署情况及伊朗核设施现状的汇报后,表示同意了部分打击方案,并指示国防部为可能的军事行动做好迅速准备。尽管特朗普尚未签署最终命令,但一位白宫知情人士透露,会议期间,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等重要战略目标被集中讨论。特朗普在会后提到,他喜欢在最后一刻做决定,暗示他会依据局势的变化以及伊朗的反应再做最终决策。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美国向波斯湾和地中海增派了两个航母打击群、驱逐舰、F-22隐形战机、B-2轰炸机、空中加油机、反导系统以及情报侦察平台,整体增兵规模约为一万人。这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显然是在为可能的进攻行动提供战略支持,同时也是向伊朗施加更强的威慑压力。当前,美以两国的目标高度一致,都把重点放在福尔多核设施上。如果美国决定动手,这一目标极有可能成为首要打击点。福尔多核设施位于伊朗中部的山区,深埋地下,内部拥有大量离心机,是伊朗铀浓缩计划的核心部分。五角大楼评估后认为,要摧毁这里的防御工事,必须动用隐形轰炸机和重型穿透炸弹,才能破坏其坚固的地下设施。
展开剩余67%然而,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卫报》披露,共和党内部的鹰派势力强烈主张迅速采取行动,他们认为不应再拖延,应该先下手为强;但属于“美国优先”派的官员则对此表示强烈忧虑,担心美国可能再次陷入中东战争的泥潭,极力反对直接与伊朗开战。这一次,美国的潜在介入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伊朗在核协议上的强硬立场,拒绝妥协;二是以色列在与伊朗的军事对抗中面临压力。特朗普此时批准了打击计划,看似是在施加极限压力。他通过展示美国的军事打击准备,并明确锁定优先打击目标,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测试伊朗是否会屈服。如果施压有效,或许美国可以通过威慑达到目的,而无需动用军事力量;但如果伊朗毫不退让,那么压力将重新转向特朗普。
与此同时,中国的两艘815型电子侦察船出现在波斯湾,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这些侦察船配备了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能够捕捉并分析海域内的通信信号、雷达频率等电磁信号,从而精准掌握周边军事动态。从地区局势来看,中国侦察船的出现无疑在当前紧张的波斯湾局势中发挥了某种微妙的作用。
在美国施加压力的同时,伊朗方面的态度十分强硬。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声明:“我们不畏惧特朗普的威胁,任何敌对行为都将迎来无法回头的严重后果。”他进一步暗示,如果美国真的发动攻击,伊朗将会毫不犹豫地报复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与此同时,伊朗革命卫队依旧在战斗,并未有任何停歇的迹象。尽管伊朗政府在外交上保持开放姿态,但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局势下,外交手段的效果尚不可知。
伊朗在防御方面也没有放松警惕。此前,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遭遇了伊朗的迅速反击,伊朗对以色列本土的战略目标实施了报复性打击,迫使以色列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伊朗的军事力量相对较为强大,特别是在导弹技术领域,在中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伊朗拥有多种中短程导弹,可以有效地对周边地区形成威慑。此外,伊朗在军事指挥、战略调整以及设施防护方面也有独特的应对方案。例如,伊朗的地下核设施,在以色列多次空袭中依然未被摧毁,伊朗官方和俄罗斯都表示,伊朗的浓缩铀工厂完好无损。这表明,伊朗在应对外部军事威胁时,具备了相当强大的防御能力和战略纵深。
若美国真的对伊朗展开军事打击,波斯湾地区的局势势必会陷入更深的危机。在军事层面,冲突一旦爆发,美国及其盟国与伊朗的对抗必将异常激烈。虽然美国的先进武器装备数量庞大,但伊朗同样不会轻易屈服,其导弹攻击很可能会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舰艇以及以色列境内的目标造成严重损失。政治上,冲突的爆发将使得中东原本已经错综复杂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更多国家可能被卷入其中。经济层面,波斯湾是全球石油供应的重要枢纽,一旦冲突爆发,石油供应将遭遇重大冲击,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全球经济也将受到巨大影响。
发布于:天津市按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