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伊朗和以色列冲突的局势,变动不断。美国的态度更是出现了多次变化,随着伊朗反击的强度逐步升级,尤其是在伊朗对以色列CBD(中央商务区)的攻击后,显然以色列的防空能力正遭遇严重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声明,先要击败伊朗,随后将把目标对准巴基斯坦。
与此同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也表态,美国必须让以色列完成其行动,并称以色列的胜利将有助于巩固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他还明确表示,一旦伊朗被击败,美国就可以将重心转向中国。这番话不仅露骨地揭示了美国的目标,也表明了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最终的对手。从拜登政府时期美国的政策来看,其战略目标是先应对俄罗斯,待俄罗斯问题解决后,再集中精力对付中国。而如今,特朗普阵营的政策似乎转变为先对付伊朗,然后解决中国问题。虽然两者的逻辑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美国觉得无法单独解决中国,必须先通过解决其他区域的问题,再联合盟友共同对抗中国。
这一点也是我们没有选择支持以色列的原因之一,因为美国和以色列在对中国的问题上有着一致的战略。尽管如此,以色列却深知,自己不可能得罪中国。内塔尼亚胡显然不愿意将中国视作敌人,因为他还希望在美国战略失误后为自己保留退路。从内塔尼亚胡提到“击败伊朗后,再对付巴基斯坦”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伊朗的失败意味着美以可以完全掌控中东,从而对中国施加压力。这也揭示了美以两国的战略目标,而内塔尼亚胡这番话,无疑提前暴露了他们的行动计划。
展开剩余77%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则进一步指出,美国的终极战略之一就是通过重新掌控中东,来控制全球能源市场。控制了中东,便能够操控能源价格及其流向,进而影响全球的经贸格局。正因如此,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干预中东事务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伊朗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中俄联合,正是美国在这一地区战略计划的最大障碍。假如美国能够借助以色列之手打败伊朗,那不仅可以帮助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一步扩张,也能帮助美国全面掌控这一关键地区,达成此前未能实现的目标。
那么,以色列为什么要对巴基斯坦采取行动?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以色列和印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击败伊朗,美国和以色列便可以与印度结盟,甚至与倾向美国的伊朗一同联合进攻巴基斯坦。随着巴基斯坦被打败,接下来便是目标对准中国。这便是美以联合的战略逻辑。事实上,这一战略意图可能得到了欧洲某些国家的默许。尤其是欧盟在最近宣布取消与中欧的高层经济对话后,很可能是在G7峰会上得到了特朗普的暗示。此外,德国总理也曾表示,以色列在帮助西方国家“完成脏活累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更具讽刺的是,英国曾公开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但如今却将军队部署到了中东,似乎已和美国联手再度开始对伊朗施压。美国显然不能袖手旁观,因为以色列若在伊朗的攻击下遭到重创,不仅美国,甚至欧洲的对华立场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这无疑会对美国的整体战略布局产生不利影响。而弗林所言美国准备转向对中国的战略,也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然而,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以色列,都未必能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顺利。美国的战略预期似乎有些过于乐观,甚至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中国已经在多个领域超越美国,尤其是在无人机、舰机等军事技术上,甚至开始在全球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中国的武器装备、技术研发在某些领域已经碾压美国。
如果回顾过去,伊朗的政权是否继续存在并非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在印巴冲突中,印度号称“全球第三军事强国”,然而却依然被巴基斯坦击退。这表明,不是所有的强大都能在战争中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持续作战的能力。西方国家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缺乏打持久战的能力,这正是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之前,中国在芯片领域被西方卡脖子,然而通过耐心的积累和研发,中国不仅突破了这一瓶颈,甚至在稀土资源等方面也重新获得了战略主动。相对而言,美国在稀土资源的困境中几乎无能为力。因此,伊朗政权的存续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支持伊朗的一个关键原因。事实上,伊朗的坚定抵抗,不仅会让美国陷入困境,也能帮助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获取更大主动。
至于我国的电子侦察船已抵近中东的传闻,真伪暂时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支持伊朗的意图是明确的。与西方国家通过认知战散布伊朗政权即将崩溃的消息不同,我们不能被这些信息误导。毕竟,伊朗是一个宗教民主国家,宗教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即使哈梅内伊下台,伊朗依然拥有强大的民选政府和军事力量。最重要的是,伊朗有一支忠诚且训练有素的伊斯兰革命卫队,任何空袭都无法轻易颠覆这一力量。革命卫队不仅掌握着伊朗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而且控制着伊朗的金融、通讯、建筑等多个重要领域。
即便是以色列与美国联手进行空袭,也无法彻底摧毁伊朗的国家基础。回顾历史,两伊战争期间,伊朗不仅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还长期承受了外债,但依旧没有崩溃。现在,伊朗的韧性更强,美国想通过空袭打败伊朗,显然不现实。更何况,美国甚至连胡塞武装都难以应对,又凭什么认为能够轻松击败伊朗呢?
因此,伊朗能否在这一场战斗中坚持到底,最终将决定整个局势的走向。美国的目标是通过战胜伊朗,再向巴基斯坦施压,最终对中国采取行动,但这不过是美国一场黄粱美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无疑将成为关键的平衡者,既要帮助伊朗抵抗外部压力,也要为自己在全球战略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发布于:天津市按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